每当人们回望历史,总有一些特殊的节点被深刻铭记。
公元1978年,就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一场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腹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谱写出辉煌壮丽篇章。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40年勠力同心,40年不懈探索。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大连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足印。今日的大连,正向建成“两先区”目标加速迈进,勇当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排头兵和领头羊。
回顾过往,无比光荣;面向未来,梦想召唤。从今日起,本报将通过《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回首大连40年来的沧桑巨变,体味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通过深入剖析与解读,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继往开来,为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了继续扩大开放。
本报讯(记者徐伯元)大连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大连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开放领域日益扩大,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活力。
1984年,对大连的对外开放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大连被国家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一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破土动工,大连对外开放的平台拔地而起;这一年,大连进行了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大连外贸企业开始试水“深海”;这一年,大连引进了首家外国投资企业,大连经济发展启动全球化“视野”。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历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路始终没有改变,对外开放的内涵与时俱进。
利用外资规模质量显著提高。自1985年至2017年末,我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803家,实际使用外资1091.07亿美元,目前大连共有114家世界企业投资了267个项目。引进了美国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固特异轮胎,德国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扩产、蒂森克虏伯,日本松下电器冷机系统、山崎马扎克机床、日产汽车,韩国翰昂空调,以色列IMC国际金属切削等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大项目,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引进了日本欧力士金融产业集团、美国IBM、印度塔塔、马来西亚柏威年商业综合体、新加坡丰树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这些项目的引进为我市利用外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外贸易规模迅猛发展。自1985年至2017年末,全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7544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3855亿美元,自营进口3689亿美元。目前,我市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企业孵化基地等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为扩大我市外贸进出口,推进我市外贸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从吸引外资到境外投资,这是多年对外开放蓄势而发的结果。自1985年至2017年末,我市在60多个国家(地区)以新设、并购或参股等方式对外投资设立企业达750余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56亿美元,实际投资85.7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近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7%。大连企业“走出去”的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发挥沿海开放城市渔业开发的优势,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此外,自2015年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以来,我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发挥海铁联运优势,全力打造以大连港为核心的过境班列品牌,目前我市已开通6条中欧班列线路,形成连通日、韩、东南亚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双向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
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以1984年设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开端,目前全市共有大连开发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北地区第一个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唯一保税港区。去年,国家批准设立了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迅速开展建设推进工作,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创新举措166项,出台了225项支持自贸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开放带动和经济发展引擎作用持续释放。此外,金普新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集聚区;高新区成为“中国-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实现突破,在全市对外开放中发挥了引领示范和重要支撑作用,使大连在东北地区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愈加彰显